冷空氣來襲!這變天速度比女生大姨媽來的變臉速度還快❄️⚠️
就是要來鍋熱呼呼的進補火鍋!
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還是藉機大嗑麻辣鍋、酸菜白肉鍋⋯
先別管熱量了!小心鈉含量可能比熱量還驚人!
👩🏻⚕️奉上 #立冬進補 你吃哪一鍋?
#薑母鴨 900kcal/鈉含量2700mg
#羊肉爐 700kcal/鈉含量2400mg
#麻油雞 1000kcal/鈉含量1320mg
#酸菜白肉 500kcal/鈉含量3600mg
#麻辣鍋 850kcal/鈉含量3200mg
以上數值約為喝完兩大碗湯(650ml)之估值 每份食材烹調方式不同 就有機會逆轉唷!
有沒有發現熱量最低的酸菜白肉鍋 鈉含量竟是最高的⚠️
畢竟酸白菜是經過鹽巴下去醃製的⋯
衛福部也建議 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6g的鹽🧂)
但基本上你喝兩碗熱湯就會超標了😅
既然火鍋陷阱多 要如何健康補呢?
建議👩🏻⚕️👉🏻
1.少油烹調 半水酒
麻油雞和薑母鴨絕對是冬天不可缺少的
但因為皆加了酒做烹調 如果是有高血壓、尿酸過高的朋友 務必小心攝取
✔️減少酒及麻油的用量 使用半水酒烹調
✔️享用前記得將浮油刮除 減少油脂攝取
2.必加蔬菜 才均衡
一般薑母鴨或麻油雞等 都是以肉為主
✔️建議加入蔬菜類下去熬煮 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3.輕醬料 避開稠醬料
✔️少使用豆瓣醬或豆腐乳調味
建議以蔥、蒜、辣椒、蘿蔔泥為主 加入少許醬油
當然享用最原味的口感也是最好的選擇喔😉
4.少吃加工製品
以原型食材為主 避免像是蛋餃、魚餃、丸子、蟹肉棒、油豆腐等加工製品
✔️可以以蔬菜、魚肉、雞肉、海鮮、豆腐等為主
5.量身打造 聰明補
吃飯皇帝大 但了解食材適不適合自己也很重要
✔️一般人建議以青菜為主 以肉為輔 多吃原型食材
也可以多增加菇類、藻類的攝取 維持營養均衡
✔️ #高血壓 患者建議減少烹調使用的酒量及醬料 以免血壓過高
✔️#糖尿病 者建議以少油、高纖食材為主
而像是南瓜、芋頭、玉米、山藥等主食類食物則要注意攝取量 以免血糖過高
✔️湯及肉類蛋白質中的鉀含量偏高 #腎臟病友 須多注意
✔️建議 #痛風患者 減少喝湯 因為酒精不利於體內普林代謝
也須注意肉的份量並多喝水
老實說...我也很喜歡鈉含量超高的酸菜白肉鍋😂
但我不沾醬、湯也不會喝多、甚至酸菜也不怎麼吃
就是單純喜歡那種熱湯波波滾的氛圍😋
簡單來說 只要把握幾個原則:
多蔬食、少加工、湯不喝光、醬不多加
吃鍋進補 也可以吃得很健康❤️
天冷了 大家也記得多加件外套 掌握洋蔥式穿搭😉
創新生技營養諮詢中心院長 高敏敏
中山醫學 營養學系
北商大MBA主攻保健保養
曾任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台灣敏盛附設醫院 臨床營養師,專長為健康減重及抗老美肌營養。
具有
台灣高考營養師證書
工研院妝品原料管理師
糖尿病共同照護師
肥胖醫學體重管理營養師
美國營養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