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人的困擾 會不會常覺得這個不能吃、那個要注意😅
今天來聊聊人們最常遇到的 #11大慢性食物過敏原
🔍先來談談何謂 #食物過敏?
當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進入體內
被體內免疫系統當作是入侵的病原發生「免疫反應」造成身體不舒服的反應。
但
為什麼以前對這食物不會過敏 現在卻突然卻過敏了呢?
只能推測可能是腸道免疫機制出問題、體質改變
這跟小兒食物過敏不一樣唷!(小時候對某些食物過敏 長大可能會好)
但成人的食物過敏一旦誘發,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只是症狀的輕重)
所以飲食要小心選擇 後面也會告訴大家秘訣㊙️
🔍先說最常見的11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有哪些?
1. #甲殼類及其製品
2. #芒果及其製品
3. #花生及其製品
4. #牛奶、羊奶及其製品
但由牛奶、羊奶取得之乳糖醇,不在此限
5. #蛋及其製品
6.堅果類及其製品
7.芝麻及其製品
8.含 #麩質 之穀物及其製品
(但由穀類製得之葡萄糖漿、麥芽糊精及酒類,不在此限哦!)
9. #大豆及其製品
(但由大豆製得之高度提煉或純化取得之大豆油(脂)、混合形式之生育醇及其衍生物、植物固醇、植物固醇酯,不在此限!)
10. #魚類及其製品
(但由魚類取得之明膠,並作為製備維生素或類胡蘿蔔素製劑之載體或酒類之澄清用途者,不在此限!)
11.使用 #亞硫酸鹽類 等
其終產品以二氧化硫殘留量計每公斤十毫克以上之製品就算!
過敏的可能症狀:
通常過敏常會在吃完食物的一小時內出現
除了可能會蕁麻疹、起疹子、發癢⋯嚴重的話甚至會誘發呼吸困難、腹痛、頭痛、暈眩等症狀。
為了避免以上狀況的發生
建議平時也可以多注意隱藏的過敏原
👉🏻 #仔細看外包裝食品資訊
有特殊過敏體質之消費者 可由外包裝標示明確得知所購買的食品資訊 依需要做選擇
👉🏻若在外吃飯時 可以選擇較簡單的菜色 或詢問店員餐點的內容物
👉🏻#少吃加工食品 #吃新鮮食材 為優先選擇
因為食品添加物的成分中,某些物質會刺激體內免疫細胞分泌發炎物質⋯
👉🏻平常 #多吃蔬果攝取植化素、#補充益生菌、#omega3油脂 都能做到強化體質。
如果過敏了 卻不知道是哪一樣食物造成也別驚慌!
因為我們常常一次會吃下不同種食物
所以會不清楚是哪種食物造成過敏
如有發生過敏情形 請大家保持冷靜 可以試著從不吃某樣食物開始找過敏原
若發現對該食物過敏 就可以對症下藥及以後避開!👏🏻
但當過敏情況未好轉時
也請務必與醫生諮詢討論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希望大家都能與過敏體質和平相處。
目前分類:營養師懶人包 (841)
- May 26 Thu 2022 10:05
11大慢性食物過敏原 過敏體質者購買前看清標示|營養師懶人包
- May 26 Thu 2022 10:03
吃一個甜甜圈 要騎單車多久才能消化?|營養師懶人包
週末來顆甜甜圈 簡直太療癒🍩再去騎個單車就太好了😌
但我覺得在櫥窗挑選的過程是最滿足的時光(因為吃下去就後悔了😆
吃一個甜甜圈 要騎單車多久才能消化? 奉上 #甜甜圈 #熱量圖鑑
(以下為每一個之熱量數值)
草莓果粒甜甜圈 432.7kcal→🚴♀️108min
榛果焦糖脆脆甜甜圈 423kcal→🚴♀️106min
草莓甜甜圈 366kcal→🚴♀️92min
巧克力甜甜圈 363kcal→🚴♀️91min
肉桂糖甜甜圈 351.6kcal→🚴♀️88min
花生糖霜甜甜圈 335kcal→🚴♀️84min
抹茶甜甜圈 274kcal→🚴♀️69min
海鹽焦糖甜甜圈 263kcal→🚴♀️66min
原味糖霜甜甜圈 244kcal→🚴♀️61min
草莓波提 240kcal→🚴♀️60min
巧克力波提 238kcal→🚴♀️60min
蜜糖波提 214kcal→🚴♀️54min
雖然波堤系列相較起來熱量低一些
但碳水化合物含量一顆也有23g~32g之多
(熱量之外 精製糖也是陷阱之一
👩🏻⚕️🔍衛福部建議每日精製糖攝取量不超過整天總熱量的10% 最好降為5%
例如:
若每日攝取2000kcal為例
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kcal(最好更低至100kcal)
大約是25-50g糖量=控制在半糖的概念
若是嘴饞真的想吃甜甜圈
教你幾招不易胖 同時又享美味的方法:
✔️買一個與家人朋友共享 減少熱量、增進感情
✔️搭配無糖茶、黑咖啡、牛奶、優酪乳、無糖豆漿⋯等代替含糖飲料
✔️下午時段吃完 起身多活動促進消化
享用同時 也要掂掂自己的整日攝取
畢竟甜到心裡 堆在肚裡⚠️
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 當心腹部也多了一層脂肪君...(適量不過量 懂得看標示 都是很重要的!
- May 26 Thu 2022 10:00
十大順暢攻略 哪一樣對你最有感?|營養師懶人包
十大順暢攻略來了~哪一樣對你最有感?
不論在臨床門診或是節目後台都聽過那種卡了很久最後恢復暢快、而且天天讓腸胃順利「咕嚕咕嚕」的秘方,真的脫離不了這10樣食物!
為什麼這些食物能夠幫助順暢?營養師來解答!
NO.1第一名冠軍寶座:優酪乳、優格
曾經遇過一名忠實粉絲,某天私訊分享營養師推薦的順暢法寶中,
他最有感的就是優酪乳配地瓜!
若把腸道想像是戰場,優酪乳中的好菌就像是士兵,可與壞菌相抗衡
地瓜裡的寡醣就是士兵的糧草,強化好菌在腸道的生存條件
也有位媽媽跟我分享過,小孩每天吃優格,排便一直都很順暢
其實關鍵就在於優酪乳跟優格含大量活性菌,能維持腸道中菌相平衡,幫助消化、使排便順暢
但是腸道好菌在人體內存活時間有限且生存條件嚴峻,持續且定期地補充好菌才是腸胃保健的重要關鍵
建議選擇通過腸胃2項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AB原味優酪乳,含有豐富的雷特氏®B菌,有助於增加腸內益生菌、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數量
每天早晚來杯AB原味優酪乳,照顧好體質,啟動身體代謝循環的開關!
NO.2高纖豆漿
豆漿有「植物界牛奶」的美譽,是植物性的蛋白質,豆漿中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更不用說額外添加纖維的高纖豆漿,但是喝豆漿易脹氣的人就要注意少量攝取唷。
NO.3無糖茶
相信很多人為了飯後去油解膩,總喜歡來杯無糖茶
甚至平時把無糖茶當水喝,雖然綠茶中有茶多酚+大量水份,可刺激消化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
但國健署也提醒大家,茶當中含咖啡因,攝取過多容易使體內水分的流失,還是要適量飲用、不能以茶代水喔!
NO.4水果醋
醋的有機酸能幫助身體代謝循環,夏天清涼消暑又開胃!
但建議選擇由水果自然發酵的醋,會較健康喔!!
此外,更要注意含糖量攝取的問題。
NO.5黑咖啡
很多人每天都要一杯黑咖啡才能開啟一天
也有不少人分享,喝完咖啡的早晨都超順暢!
因為咖啡因能刺激交感神經、,幫助排便
但也要提醒大家喝完咖啡一定要多喝水份,因為咖啡因攝取過多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如此一來可能會更不順暢喔!
接下來第六名到第十名
分別是 鮮奶、花草茶、檸檬水、蔬果汁、乳酸飲料
也都是有上榜的飲品。
若你被工作或生活壓得無法喘息、又有腸胃卡卡不順的困擾
可以試試每天早晚一瓶AB原味優酪乳,幫助消化,減少腸胃負擔,重新找回輕鬆自在的暢快生活!
腸胃順暢了~
再厭世的人都能更有信心面對生活的各種不順!(握拳
以上數據來源 來自《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結果
- May 26 Thu 2022 09:54
確診新冠病毒 緩解不適症狀 飲食+保健這樣吃|營養師懶人包
疫情升溫 確診人數持續飆升📈相信大家都在做與病毒共存的準備 即使確診了也要好好照顧緩解症狀
才能加速痊癒、減少後遺症
👩🏻⚕️奉上 #緩解不適症狀 #對症下藥這樣吃
症狀1. #有氣無力
建議攝取營養素: #維生素B群
食物可以以非精緻全穀類為主
像是糙米飯、南瓜、玉米、地瓜、馬鈴薯等
至於保健品可以補充維他命B群補充錠 來讓自己獲得足夠營養💪🏻
症狀2. #咳嗽 #聲音沙啞
建議攝取營養素: #維生素C
像是芭樂、奇異果、小番茄等 都是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
保健品則可以補充維他命C片或是發泡錠
症狀3. #腹瀉
建議攝取營養素: #電解質
除每日喝水量要達到2000ml以上 也可以多補充電解質 避免身體缺水讓症狀加劇、電解質失衡
如果有必要 也可以購買藥局的專用電解質補充液
症狀4. #全身痠痛 #發炎
建議攝取營養素: #蛋白質 #魚油
可以選擇天然優質蛋白質 幫助修復組織、降發炎
像是雞肉、蛋、豆製品、鮭魚等
而鮭魚中也含有豐富的omega-3 幫助減緩發炎症狀
若想補充更完整的魚油 也可以購買綜合魚油、純EPA魚油
想多攝取蛋白質 則可以購買高蛋白飲品
不小心確診陽性也不要緊張
請謹記以上營養原則
並搭配多休息
幫助更快恢復健康生活!
平時也請大家確實的將口罩戴好、少出門、勤消毒😷
把自己跟周遭人事物都當成感染源、感染者 時刻提高警覺!
與病毒共存 一起加油渡過難關!
- May 25 Wed 2022 09:30
每天要吃多少熱量?營養師教你這樣算|營養師懶人包
常常都有人問營養師:我每天到底可以吃多少熱量?
其實在醫院巡房要快速計算 我們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分享給大家(包含現在若確診新冠病毒🦠身體耗能大 也都可以用這公式估算 建議可以依病情乘上指數1.4~1.8)
快拿出計算機算看看
你一天需要多少熱量?
首先 每日熱量需求的公式是:體重(公斤)✖️(女22/男24)✖️身體活動指數
👉🏻身體活動指數是指 將自己平時活動的的強度、持續時間、頻率狀況化成一種分數
大致上可以分為5種計分:
1.長期臥床或無法走動:1.1
2.久坐或少量活動:1.2-1.4
3.偶而走路或站立(走路>8000步):1.4-1.6
4.長期走動或站立:1.6-1.8
5.努力工作者 活動量極高:1.8-2.2+
(在醫院 也可以換成不同疾病的指數來方便快速計算)
而每人的性別、體重、活動量皆不同 所以每日熱量也不同
什麼意思呢?給大家舉幾個案例:
#案例一
50公斤的女生 長時間久坐
50公斤✖️女22✖️身體活動指數1.2=每日熱量需求1320kcal
#案例二
60公斤的女生 活動量極高
60公斤✖️女22✖️身體活動指數1.8=每日熱量需求2376kcal
#案例三
70公斤的男生 長時間走動
70公斤✖️男24✖️身體活動指數1.6=每日熱量需求2688kcal
所以說 性別、體重、活動量、病程狀況皆與每日所需熱量息息相關
建議大家在控制熱量的同時也要注意營養是否攝取足夠
以原型食物作為主要攝取來源 避免加工食品及空熱量食物
相信這樣對於控制體態的人來說 會更有效率🔥
這樣大家都會計算每日熱量攝取了嗎?
趕緊算算看 你要吃多少熱量?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 May 25 Wed 2022 09:26
你胃食道逆流了嗎?症狀不只火燒心 注意7大NG食物!|營養師懶人包
- May 25 Wed 2022 09:24
大家知道堅果好處多 卻不會天天吃?|營養師懶人包
營養調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家知道堅果好 卻不會天天吃🤷🏻♀️why~
研究的結論是這樣的:18歲以上的成人 每天堅果種子類攝取量不足1份的 竟高達9成⚠️(10個裡面9個沒吃)
謎之音:每天好吃的零食飲料那麼多 誰會記得啃堅果啊~
那如果~把堅果變得爆炸好吃呢?🪄還有滿滿營養
放心!所有的調味都是天然看得見
巧克力用黑巧克力、甜味用蜂蜜、搭配天然海鹽、竟還有玫瑰花瓣🌹
重點是~每一口都吃得到紮紮實實的超級食物-杏仁堅果完整原粒!
美國熱銷 BE-KIND #堅果棒
已經火熱席捲台灣、吃過都驚呼!(身為代言人真心驕傲、與有榮焉❤️
✅全天然堅果 natural nuts
✅膳食纖維 dietary fiber
✅不含人工色素 人工香料 防腐劑no artificials
但我們今天不聊產品 我要說說
#堅果有什麼營養 ?
1.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 #維生素E 保護心血管健康
✔️堅果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發揮“好油趕壞油”的功效 調節血脂、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
✔️且堅果中的維生素E是很關鍵的脂溶性抗氧化營養素
保護心血管、減少自由基對血管及身體傷害。
2.#放鬆心情 #抗壓減憂 堅果富含多種礦物質如尤其是 #礦物質鎂
可以幫助舒緩神經肌肉、保持體內鈣濃度平衡、促進快樂賀爾蒙 血清素的合成(怪不得天天吃堅果棒都好happy~
3. #滋潤肌膚 #頭髮柔順有光澤 (皮膚很容易乾乾有細紋的人 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好油脂吃不夠喔!
堅果說到底 還是好的植物性油脂!
天然的維生素E還能幫助皮膚抗老、改善乾枯髮、滋潤皮膚唷!
4. #降低發炎 #提升保護力
堅果的Omega-3脂肪酸 可以降低現代人的體內發炎情況
當然免疫細胞就能更有能力的鞏固保護力囉!
5. #止飢止嘴饞 #提高飽足感 #順暢不卡關
“豐富膳食纖維”是神助攻!當你兩眼昏花卻不知道要吃什麼時
先來跟堅果棒 就會回魂了!
除了能量滿滿之外膳食纖維也能止飢餓唷!
建議身上備著堅果棒
當作下午茶、餐餐之間的小點心、運動後的能量回補...都非常適合!
重點是~
✅太陽越大越要吃 才能不怕曬呀~
✅越人心惶惶越要吃 才能舒緩焦慮不安
✅越擔心抵抗力不夠越要吃 才能保護身體
一起享受這個營養師也愛上的
絕無僅有營養美好滋味🤤
- May 25 Wed 2022 09:20
168斷食搭配減醣433餐盤 讓斷食法更事半功倍!|營養師懶人包
一個飲食法的風靡 就會有大批人想嘗試
誰執行過之前分享的168斷食?
很多人表示空腹時間長很容易飢餓破功⋯或不知道可以怎麼吃
為了讓斷食法事半功倍
你可以搭配 #減醣433餐盤
或直接把午餐跟晚餐改成433餐盤也可以👍🏻
讓你維持飽足感、延緩飢餓、平穩血糖、滿足營養所需👩🏻⚕️
🔍首先 何謂減醣433餐盤?
👉🏻這是一個飲食重整的配置
平穩血糖、延長飽足感、不容易餓
再搭配運動 就能讓瘦身及健康事半功倍!
🔍至於433餐盤該怎麼擺放?建議:
蔬菜類:先佔餐盤一半的比例
蛋白質:佔餐盤剩下的40%
油脂:佔餐盤剩下的30%
碳水化合物:佔餐盤剩下的30%
除了擺盤之外 進食順序也是關鍵
🔍你可以依照下面的順序享用餐盤:
1.蛋白質(包含油脂):增加飽足感、平穩血糖、幫助消化、分解油脂
2.蔬菜類:幫助身體淨化 加強飽足感
3.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果寡糖 維持腸道順暢
除了飲食之外
水分的補充也很重要 記得要多喝水幫助代謝
還有有時候「覺得餓」可能是口渴了⋯很多食物裡也含有水分 都可以算在每日水量裡頭
控制飲食的方式百百種
營養師支持的共通點就是:「不要比誰瘦得快 而是 瘦得久」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一個最持之以恆的方式 讓身體更健康😉
- Apr 18 Mon 2022 09:34
吃一顆火鍋料 樓梯要爬多久才能消耗熱量?|營養師懶人包
今晚⋯誰也是吃火鍋🍲吃火鍋不可能不加火鍋料 但吃一顆火鍋料 樓梯要爬多久才能消耗熱量
蟹肉棒裡沒蟹肉?魚蛋裡沒有魚?
幾顆火鍋料動輒就是破百大卡...
撇開熱量不談~大家對加工品的成分又懂多少呢?
回想你吃下的無數火鍋料
最愛哪一個呢?
一口接一口的唇齒留香🤤
尤其包餡丸爆漿在心底的滿足
👩🏻⚕️奉上 #火鍋料 #熱量圖鑑
吃一顆火鍋料 樓梯要爬多久才能消耗熱量?
油條(27g) 148kcal→爬樓梯18min
炸豆皮(20g) 95kcal→爬樓梯11min
百頁豆腐(40g) 91kcal→爬樓梯11min
魚包蛋(顆) 68kcal→爬樓梯8min
米血糕(35g) 65kcal→爬樓梯8min
貢丸(顆) 48kcal→爬樓梯6min
魚丸(顆) 38kcal→爬樓梯5min
起司丸(顆) 32kcal→爬樓梯4min
甜不辣(顆) 32kcal→爬樓梯4min
燕餃(顆) 31kcal→爬樓梯4min
水晶餃(顆) 30kcal→爬樓梯4min
蟹肉棒(顆) 22kcal→爬樓梯3min
蛋餃(顆) 21kcal→爬樓梯3min
魚蛋(顆) 10kcal→爬樓梯1min
魚卵卷(顆) 8kcal→爬樓梯1min
👩🏻⚕️為什麼營養師總說要少吃加工品呢?
大部分的加工火鍋料 不外乎「高澱粉、高油脂、高鈉」
加上 為了品質、風味、保存期 一定會有添加物⚠️
雖說合法的使用、不過量攝取 都不易出大問題
但如果你追求健康 那這些肯定與你的理念背道而馳⋯(吃的量及頻率就是要斟酌的地方
結著劑:讓丸類易成形
黏稠劑:增加彈牙Q感
鮮味劑:增加風味
著色劑:給加工品們穿上有食物顏色的外衣
抗氧化劑、防腐劑:延長保存期、避免腐壞
面對種類繁多的火鍋料的挑選要怎麼買才安心?
✔️第一招 選擇合格賣場
環境整潔衛生、低溫控管確保食品保存良好
✔️第二招 標示清楚、包裝完整
不要亂買標示不清、來路不明的
✔️第三招 視覺、嗅覺判斷
勿挑選產品有異味、顏色過於鮮豔、死白或暗沉的
如果結霜過多 也有可能是在冷凍櫃中存放太久了⋯
✔️第四招 常理判斷
如宣稱未添加防腐劑 卻能常溫或冷藏保存過久 都可能是問題產品 切勿選購啊!
另外除了熱量 鈉含量也是火鍋的陷阱之一
衛福部建議 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6g的鹽🧂)
但基本上喝兩碗熱湯就會超標了
所以建議吃火鍋時:
1.湯底選擇普通清湯
建議選擇大骨、蔬菜、昆布等 另外想喝清湯得趁放料之前 下肉之後就不要喝⚠️
2.多吃蔬菜,少加工食品
3.主食選擇麵類 能全穀類的更好
白飯可以替換成高纖維的根莖類食物 熱量約是白飯的一半
4.選擇低脂肉品 避免高油脂肉片
避開高油脂的霜降牛、梅花豬、五花肉、培根片
以低脂的雞肉、里肌肉、牛腱、鯛魚片為主
5.以天然辛香料調味為主
議選擇蔥、蒜、蘿蔔泥、辣椒,不要豆瓣、沙茶等或是享用原味❤️
雖然偶而讓身體輕鬆一下也不錯
但別小看只要爬樓梯1-18分鐘 因為你不會只吃一顆😅
總結~想要健康不卡油的朋友 建議改吃食物原型!
只要吃得正確 火鍋真的是優秀的美食之一👍🏻
- Apr 18 Mon 2022 09:31
減法生活學 跟著飲養師一起飲食斷捨離 讓身體更快樂!|營養師懶人包
你知道除了你家、你的房間
飲食也需要斷捨離嗎?
每天吃下的食物
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營養所需
但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對身體有益哦!⚠️
👩🏻⚕️奉上 #減法生活學
趕緊跟我一起飲食斷捨離👊🏻
減掉不必要負擔
選擇更少但更好的飲食
讓身體更快樂吧!
✓ 減法飲食生活第一步:遠離五大地雷食物⚠️
#油炸食品
高溫破壞食物營養,油炸讓食物轉變成高熱量
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
#加工肉品
臘肉、火腿、香腸等加工肉品,在醃製、發酵、煙燻、加強風味或增加保存期限的加工過程,會使致癌的化學物質增加
吃多了容易對腸胃造成負擔,不僅影響身體代謝循環,還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
#醃漬物
衛福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2400mg(=6g的鹽🧂)
鹹菜、泡菜、蜜餞、罐裝豆腐乳等,這些高鈉量食物都很容易超標...
太常吃不只會增加高血壓風險,還可能導致腎臟負擔
#碳酸飲料
汽水、可樂裡面都含磷酸、碳酸,易妨礙鈣吸收、增加鈣流失的可能
加上含糖飲料高糖高熱量、卻沒有營養,也是營養飲食上不建議的!
#燒烤
肉類經過高溫燒烤容易產生變化,釋放出致癌物質
對身體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建議偶一為之,適時適量
避開不健康飲食雷區,還要補充你最缺的營養,才能達到真正的營養均衡
✓ 減法飲食生活第二步: 選擇四大營養食物❤️
#鈣
是國人攝取狀況最不足的營養...
強烈建議大家每天都要吃夠2份乳製品🥛🥛
像是鮮奶、優酪乳、優格、起司中,都有豐富的鈣質
有乳糖不耐症者,可以改喝優酪乳,因為優酪乳裡的乳糖已轉為乳酸,反而可以減輕消化道的負擔
#膳食纖維
多吃天然蔬果+未精緻穀物
膳食纖維可以改善腸環境,減少便秘並加速身體中廢物的代謝
#天然好菌
腸胃好、消化好、身體的循環代謝自然好,身體負擔也能隨之減輕
想要補充好菌,優酪乳是非常好的選擇👍🏻
天天一瓶優酪乳,能幫助改善消化道機能、啟動好的代謝循環,同時還能補充每日所需的鈣質、優質蛋白質,是不是很方便
挑選優酪乳時,記得選擇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喝起來更安心!
#維生素D
現代人放假就窩在沙發上當顆馬鈴薯😅
建議多出門走走,補充身體最不足的維生素☀️
每天適量日曬(5~15分鐘)有助維生素D合成、強健骨質💪🏻
地雷食物熱量常常會超出人體所需,或是沒有提供應該補充的營養素,建議還是要適可而止
不是說不能吃,而是要先懂得均衡飲食,攝取到足夠的營養,再來適量享用
減輕地雷食物帶給身體的負擔,也能使身體更快樂😉
- Apr 18 Mon 2022 09:23
吃素八大分類 你是哪一種?|營養師懶人包
- Apr 14 Thu 2022 09:36
清原熱量排行榜 你選哪一杯?|營養師懶人包
手搖飲料控必收藏的 #熱量圖鑑 系列又來啦~!
建議喝無糖的人 可以練習自己扣掉糖的熱量😉(1g糖約=4大卡)
這是一家愛芋圓跟芋頭的人 普遍都會來朝聖的飲料店(我還是新竹的吃貨朋友介紹 才知道公司附近就有一家的😆)
👩🏻⚕️奉上 #清原 #清原芋圓 #清原芋圓飲品#熱量排行榜 你選哪一杯?
(以下為小杯660ml、中杯700ml、大杯750ml正常甜、正常冰計算)
#奶茶系列 🥛
(大)珍珠奶茶 715kcal/總糖量55g
(大)小芋圓熟成奶綠 641kcal/總糖量40g
(大)小芋圓熟成奶茶 641kcal/ 總糖量40g
(大)熟成奶茶 590kcal/總糖量40g
(大)熟成奶綠 590kcal/總糖量 40g
(中)燒仙草奶茶(熱) 483kcal/總糖量30g
(大)仙草凍奶茶 427kcal/總糖量55g
(中)薑母奶茶(熱) 304kcal/總糖量45g
(中)桂圓紅棗奶茶(熱) 286kcal/總糖量40g
(大)超濃厚奶茶 263kcal/總糖量45g
#鮮奶系列 🐄
(大)香濃奶香麵茶 552kcal/總糖量35g
(中)小芋圓燒奶(熱) 526kcal/總糖量35g
(小)綠豆沙牛奶 492kcal/ 總糖量65g
(中)薑母鮮奶(熱) 288kcal/總糖量50g
(中)桂圓紅棗鮮奶(熱) 270kcal/總糖量45g
(小)鮮奶紅茶 264kcal/總糖量40g
(小)鮮奶綠茶 264kcal/總糖量40g
#手搖茶系列 🍵
(中)桂圓紅棗薑母茶(熱) 302kcal/總糖量60g
(大)冬瓜綠茶 281kcal/總糖量65g
(大)冬瓜青茶 277 kcal/總糖量60g
(中)薑母茶(熱) 257kcal/總糖量65g
(大)冬瓜冰茶 252kcal/總糖量60g
(中)桂圓紅棗茶(熱) 230kcal/總糖量55g
(大)冬瓜檸檬 220kcal/總糖量50g
(大)四季青茶 211kcal/總糖量50g
(大)古早味紅茶179kcal/總糖量45g
(大)茉香綠茶147kcal/總糖量35g
(大)熟成紅茶 147kcal/總糖量35g
(大)輕焙米香烏龍 147kcal/總糖量35g
#加料系列 🍹
(小)紅豆芋頭沙 655kcal/總糖量 120g
(小)紫芋波波沙 573kcal/總糖量50g
(小)芋見泥珍好 540kcal/總糖量50g
(小)芋頭鮮奶露 524kcal/總糖量110g
(小)芋頭沙西米露 517kcal/總糖量45g
(大)冬瓜小芋圓 411kcal/總糖量60g
(大)熱帶百香雙Q綠 379kcal/總糖量65g
(大)巨峰葡萄玉露 339kcal/ 總糖量75g
(小)懷舊綠豆沙 339kcal/總糖量60g
(大)黑木耳雪球露 258kcal/總糖量40g
(大)蜜戀仙草凍飲 232kcal/總糖量50g
(大)蜜香檸檬蘆薈 225kcal/總糖量45g
🔍衛福部建議每日精緻糖攝取 不超過一天總熱量攝取10% 最好能降至5%
例如:若每日攝取2000kcal為例
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kcal(最好更低至100kcal)
大約是25-50g糖量=控制在半糖以下的概念
建議大家:
- Apr 14 Thu 2022 09:30
抹茶好處多!小小一杯 療癒營養又健康!|營養師懶人包
抹茶控的回合來了🍵!如果你超愛抹茶 更不能錯過 #抹茶好處
抹茶本人無糖幾乎無熱量
小小一杯療癒、營養又健康
以下這些好處你都知道嗎?
1. 養顏、抗衰老
抹茶富含兒茶素和茶多酚
擁有超強抗氧化力!
幫助養顏、抗衰老之外
也能減少細胞受損 預防慢性疾病
2.護「心」
抹茶裡的活性成分
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3.提高記憶力
茶胺酸、兒茶素、咖啡因皆能提升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4.除口臭
幫助口腔保持清新感、有茶芬芳🌱
5.降低膽固醇
抹茶營養成分與綠茶相仿
幫助調節血脂肪
6.減緩焦慮
茶胺酸具有穩定情緒及釋放壓力的功效就可以幫忙減緩焦慮
工作開會忙碌焦慮之餘 來杯抹茶試試看舒緩效果唷!
7.燃脂更加倍
咖啡因提升新陳代謝
8.抗發炎
強大的抗氧化力不用多說 幫助對抗自由基、抗發炎。
抹茶真的是好處多多 但這邊指的是「抹茶本人」
糖分過高的抹茶點心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真的想吃也不是不行
記得要適量+運動 這樣偶而吃吃抹茶限定甜點還是不錯的👍🏻
老實說 我也是抹茶控
看到抹茶口味的甜點真的是眼睛會發亮 尤其那種「期間限定」
就有種不吃對不起人生的感覺(什麼?!營養師也會這樣😆
對啊🤷🏻♀️但看營養標示的職業病仍然改不了~
建議高糖的抹茶製品 偶一為之療癒一下可以
但平時還是以無糖抹茶、日式煎茶為主
或是與親朋好友共享
才不會讓身體橫向發展囉!
- Apr 12 Tue 2022 09:33
蛋價飆漲 缺蛋荒?!吃不到蛋怎麼辦?別擔心 吃這些一樣能補蛋白質!|營養師懶人包
#蛋價飆漲 #缺蛋荒 吃不到蛋怎麼辦?別擔心 吃這些一樣能補蛋白質!
你知道嗎?我們身上的皮膚、指甲、毛髮等 都需要蛋白質的營養才能構成💪🏻
👉🏻而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 大約為每公斤體重X0.8克的蛋白質
(以一個50公斤的人為例 每天至少要吃到約40g的蛋白質)
👉🏻一個手掌大小的分量 就約有3~5份蛋白質 蛋白質含量為21~35克
每日則建議攝取3~8份蛋白質
至於雞蛋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而
一顆雞蛋=一份蛋白質=提供7克蛋白質
但是!全台陷入蛋荒危機!農委會也表示 每天居然缺150萬顆雞蛋...⚠️
蛋價飆漲 吃不到蛋怎麼辦?
👩🏻⚕️奉上 #蛋白質 #攝取來源
這時吃這些補蛋白質就對了!
一顆蛋的蛋白質🥚
=2格傳統豆腐
=半盒嫩豆腐
=1/3塊黑豆干
=1又1/3片小方豆乾
=1杯豆漿(約190c.c)
=5湯匙吻仔魚
=3湯匙蚵仔
=4尾劍蝦
=39g納豆
=1/3掌心大小魚肉、肉類
有沒有發現 除了蛋以外 還是有很多食物富含蛋白質
而且不止吃肉 其實植物性蛋白質的脂肪、膽固醇更低!
也建議蛋素食朋友 缺蛋期間可以多交替食用各種植物性蛋白質
譬如豌豆搭配毛豆、或黃豆搭配藜麥 讓胺基酸種類更完整👍🏻
除了注意蛋白質攝取來源 優先順序也很重要
建議:以豆製品為優先選擇 再來是魚肉、海鮮 然後是蛋 最後才是肉類
⚠️當蛋白質攝取不夠 就容易出現肌少症、傷口易感染、疲倦無力甚至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等症狀😔
希望大家能更好的運用食物代換😉
做的真正的均衡營養👩🏻⚕️❤️
- Apr 12 Tue 2022 09:30
諾羅病毒不要跟流行!營養師教你如何預防及飲食指南|營養師懶人包
諾羅病毒 不要跟流行!看著不少大人小朋友 都在上吐下瀉⋯諾羅病毒的流行季真的要特別注意了❗️
👩🏻⚕️奉上 #諾羅病毒 #如何預防 #飲食指南
防患未然 大家千萬不要跟流行呀!
🔍在預防諾羅病毒之前 必須先瞭解諾羅到底是什麼?簡單說 營養師就不越界了~
👉🏻諾羅Norovirus 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的病毒
主症狀會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水漾腹瀉、低燒或發燒、全身肌肉酸痛等
小朋友的嘔吐症狀比較明顯通常會持續1-2天
但更可怕的是 該病毒可以在體外環境可能可以存活長達2~3個星期
即便病人恢復後 也至少3天仍有傳染性...
👉🏻通常是吃到被諾羅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才會感染
總而言之 間接接觸 是最易忽略的傳染路徑⚠️
這時候了解如何預防 就顯得很重要👊🏻
建議從生活+飲食部分著手:
👉🏻生活要注意
1.用肥皂勤洗手
尤其吃飯前&如廁後 接觸任何公用物品都要注意!
2.確實戴好口罩
進出人多處 病毒易透過飛沫傳播 (因為這種病毒只要極少量即可感染
3.環境勤消毒
尤其患者便後、嘔吐後碰過的物品台面 要用含氯漂白劑清潔徹底
👉🏻 #飲食要注意
1.避免生食生飲
尤其蔬果&貝類水產品要徹底煮熟再食用
2.用公筷母匙
與他人共食時 衛生要注意
3.感染者勿烹調食物
病患應在症狀解除後3日 再接觸健康的人及調理食物
🔍如果真的不幸中了諾羅病毒 要怎麼吃好更快?
建議:
1.注意補水分+電解質
避免上吐下瀉過於嚴重之脫水現象
2.少量多餐+清淡飲食
避免過油、高糖食物刺激蠕動、加劇腹瀉
3.注意營養攝取
補充優質蛋白質 幫助腸胃道細胞修復 計時康復了也記得要持續調理飲食 避免增加腸胃負擔。
其實所有的年齡層都有可能遭受諾羅病毒感染
所以出門在外更要小心 尤其是人口密度高的地方
也提醒大家 如果得了諾羅病毒 身體狀況未好轉 務必要就醫
一起為健康把關👊🏻
- Apr 12 Tue 2022 09:26
拒當人體過濾器!抗空汙、顧肺這樣吃!|營養師懶人包
拒當人體過濾器啦!⚠️天空灰濛濛、空氣感覺也蒙了一層灰⋯除了好好戴上口罩 還能吃什麼「清肺🫁顧肺」的食物呢?
🔍先問~你們知道人一天要吸多少空氣嗎?
👉🏻以正常呼吸量來說 一個成人大約會吸入破萬公升的空氣
(用兩公升的大瓶子來算 最少超過5000瓶…約80個標準浴缸大小…)
所以說如果空氣不乾淨 甚至有污染 PM2.5 真的會危害全身!
🔍常聽到的 PM2.5到底是什麼?
👉🏻PM指的是「懸浮微粒」依顆粒大小分為3種(PM10、2.5、0.1)
而PM2.5又稱「細懸浮微粒」粒徑<=2.5μm
是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
⚠️比病毒大、比細菌小、肉眼看不見
⚠️會長時間飄浮在空氣、躲過人的鼻毛
⚠️深入肺部 有害全身!
生活中像塵蟎、二手菸、燒金紙、點蚊香等都可能產生…但是
PM 2.5會對陽光產生散射讓「天空灰濛濛」就是我們常說的「霾害」!
而PM2.5會引起許多身體危機
⚠️過敏變嚴重🤧:皮膚、鼻子、喉嚨…等過敏發癢加重
⚠️呼吸道傷害🗣:P.M2.5會沉積在支氣管及肺泡 易致支氣管纖維化、哮喘、肺活量下降、肺感染…
⚠️工作效率、成績變差:若孩童長期吸入有毒空氣,恐會影響腦部組織 阻礙認知發展…
⚠️心血管硬化:P.M2.5會進入血液 造成血管內壁發炎
⚠️眼睛癢:眼睛黏膜會接觸空汙 是最常受害的部位
⚠️肥胖、糖尿病:空污會引發身體發炎 降低人體管理胰島素能力
🔍那我們要如何被空污所威脅呢?
除了一些基本的物理性避免方式之外
想抗空汙、顧肺 你可以這樣吃:
✔️白蘿蔔/白花椰/高麗菜
十字花科蔬菜富含蘿蔔硫素等 幫助防癌、抗氧化
✔️南瓜/紅蘿蔔/地瓜
β-胡蘿蔔素幫助提升上呼吸道抵抗能力
✔️大番茄/小番茄
茄紅素幫助修補受損細胞
✔️芭樂/蓮霧/釋迦/奇異果
維他命C保護身體面受自由基傷害
✔️酪梨/鮭魚/堅果/好油
Omega-3、維他命E幫助降低發炎反應 保護細胞膜上脂質不被氧化
除了食物攝取之外 在空汙期間也可以避免長時間待在戶外、並且戴上口罩做好隔離措施
另外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結合節能減碳行動 一起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 Apr 12 Tue 2022 09:23
大目釋迦&鳳梨釋迦 營養比一比 支持農民 從你我做起!|營養師懶人包
支持農民吧!現在的釋迦真的尚營養👩🏻⚕️👍🏻到台東時 發現好多農民直覺在果園跟自家附近開始賣釋迦⋯🥺目前供過於求的狀況真的需要大家一起讓家裡的桌上跟營養師家一樣 開始有些天然的「佛頭擺飾」😆
當季的釋迦真的好甜~
很多人想吃又不敢吃
還問營養師:糖份熱量會不會太高?
其實只要控制好「量」除了能吃到豐富營養價值 也能力挺辛苦的果農們❤️
👩🏻⚕️奉上 #大目釋迦 #鳳梨釋迦 #營養比一比
大目釋迦跟鳳梨釋迦 你最愛哪一種呢?
先說~營養師我兩種都很喜歡!
重點是釋迦的維他命C是台灣水果僅次於芭樂 第2名高維他命C的水果 又比檸檬高出2.9倍!
也給大家科普一下
👉🏻大目釋迦小時候外型像荔枝 所以又名「番荔枝」
營養價值非常高 尤其維他命C含量最為豐富
通常外觀呈現圓形、口感綿密香甜 最方便的是成熟後就可以撥開享用!
👉🏻鳳梨釋迦其實跟鳳梨並沒有關係 而是有著獨特的人工授粉法、味道比起大目釋迦的甜多了微微的酸
就像鳳梨一樣有著酸酸甜甜的風味 才被稱作鳳梨釋迦😉
外觀通常呈現尖長型 用刀子去皮就可以切塊享用
雖說釋迦甜了點 但非常營養
趕緊來看看它有什麼營養價值👩🏻⚕️❤️
✔️ #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可以維持皮膚黏膜健康、幫助組織修復
也能促進身體代謝力、維持良好情緒、保持好心情
✔️ #葉酸
鳳梨釋迦中的葉酸豐富
是孕婦必要營養之一 建議孕媽咪可以適量攝取
幫助胎兒神經發展
✔️ #膳食纖維
釋迦的口感吃起來很綿密 卻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幫助腸道順暢 解決便秘問題
如果要補充膳食纖維 釋迦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 #礦物質鉀
釋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鉀 可以幫助調節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
只是腎臟病患者要特別注意攝取量 以免攝取過多的鉀
釋迦好處多多~重點就在於”怎麼吃!”
像很多人擔心的熱量糖分問題 以每100g的釋迦來說 碳水化合物大約是26g
我們常說的一份水果 碳水大約是15g 所以釋迦一次大約吃50g(差不多是1/3~1/4顆)
✅一般正常人 一天可以吃一顆
✅有糖尿病、控制糖分的人 選鳳梨釋迦 可以切塊冰冰箱分次吃
一次吃1/4顆 一天可以吃到半顆
也建議大家
吃當季、吃新鮮的釋迦
軟綿綿好好吃 又能幫助提高人人都需要的保護力
一起支持當季水果吧!
- Apr 12 Tue 2022 09:18
營養師媽咪來分享~養胎不養肉這樣吃!|營養師懶人包
常常說懷孕是一吃兩補🤱🏻但不是吃越多越營養啊!🙅🏻♀️
孕媽咪到底怎麼吃才能養胎不養肉呢?(生兩胎了 走在路上只要不帶孩子都被以為是單身小賊~說了還真不好意思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營養師媽咪分享給你~養胎不養肉這樣吃👩🏻⚕️❤️
✔️高纖蔬果→多多益善:
每天最少2碗蔬菜、2個拳頭水果
⭕️推薦:綠色菜、茄子、黃椒、紅蘿蔔、香菇、拳頭水果
✔️澱粉、蛋白質→剛剛好就好:
全穀雜糧類,約3碗/日
⭕️推薦:豆魚蛋肉,約兩個手掌大小/日
✔️每餐不吃過飽 8分飽就好:
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可少量多餐
✔️點心、飲料 少糖多天然:
豆漿、鮮奶取代含糖飲料,水果取代精緻甜點
⭕️推薦:豆漿牛奶🥛、水果
❌避免:珍珠奶茶、蛋糕🍰、甜甜圈🍩
✔️加工食品OUT‼️:
多吃天然食物、少加工品
❌避免:丸子🍡、熱狗🌭️、培根🥓、火腿
✔️少吃重口味、重調味、勾芡食物:
避免高鈉造成水腫、妊娠高血壓
❌避免:麻辣鍋、紅燒料理、醬油、鹹酥雞或炸雞炸物
✔️避免反式脂肪:
❌避免:少碰奶精、乳瑪琳、酥皮類點心、奶精、奶油、蛋撻、菠蘿麵包
✔️少高油脂、享用食材原味:
⭕️推薦:清蒸、川燙、烤
❌避免:油炸、油煎
孕媽咪的飲食方式真的重要💯
有正確的飲食習慣🍽
才能和寶寶擁有健康的身體💪🏻
- Apr 11 Mon 2022 10:24
蓮霧營養檔案 一起支持辛苦的農民 從你我做起👊🏻|營養師懶人包
- Apr 11 Mon 2022 10:20
枇杷營養檔案 小小一顆 多汁又營養!|營養師懶人包
看到枇杷上市 就要知道春天來了
但你知道嗎?枇杷曾被票選為小朋友不愛吃的水果之一(枇杷做錯什麼了😂...
但是枇杷營養超豐富!小小一顆 多汁又營養
👩🏻⚕️奉上 #枇杷 #營養檔案
先給大家一個概念 營養學常說的一份水果約=枇杷≒10.3顆(166g)≒60大卡
(每一次的份量就吃這樣 就是營養師常說的一份水果唷!😉
一顆小小的枇杷 就富含了許多營養
以每100g的營養價值來說 就包含:
✔️ #維生素A 1347I.U.
加強夜間視力
✔️ #β-胡蘿蔔素 798μg
增加免疫、顧黏膜
✔️ #葉酸 12.4μg
消除疲勞 也是孕媽咪必備營養
✔️ #鉀 173mg
調節血壓 幫助利尿消水腫
✔️ #維生素C 3.9mg
對抗壓力、降低中獎機率
雖然枇杷多汁又好吃 但是會不會覺得每次剝枇杷都很狼狽...
🔍到底怎麼剝枇杷最快?
👉🏻可以拿湯匙把枇杷表面輕刮一遍 感受到顏色變深、摸起較軟即可
👉🏻手指抓果蒂 從底部蒂頭先剝皮 即可不黏手享用枇杷
也建議挑選枇杷時 也可以盡量選擇外觀、絨毛完整、尾部飽滿、果梗附近果肉多的枇杷
保存枇杷時 可以放置陰涼處即可 若放進冰箱容易變黑 並且盡早吃完
其實很推薦大家可以把枇杷當作水果來源 尤其當季枇杷更新鮮好吃
趁現在是枇杷盛產時期
趕緊去補貨、補營養吧🛒❤️